
陈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绿色发展法治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院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核能研究院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博士后。
中国能源法学会理事,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理事,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低碳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环境与自然资源法学会理事,入选中国法学会2020年青年人才库。
参与研究项目:
中国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与国内减排关键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
国家发改委“中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研究项目: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低碳发展影响研究”
中国澳大利亚合作课题“中国五省温室气体直报制度研究”
中日政府合作课题“中日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研究”
华能集团碳资产研究课题
独立主持项目:
“REDD+与湘西林业碳汇开发研究”,湖南省社科规划课题
“比较法视角下美国气候变化立法研究”,中国法学会部级研究课题
“碳交易自愿减排市场抵消机制的国际国内使用现状研究”,美国环保协会中外合作课题
“粤港澳碳金融制度比较及其优化研究”,校级课题
“《佛山市禅城区分布式光伏项目管理办法》研究”,佛山市禅城区发改委课题
“环保燃烧行业法律风险管理研究”,广东省蓝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委托课题
期刊论文(selected):
《<巴黎协定>INDC承诺下《节能法》的重任及改进——日本的经验与借鉴》,载《中国能源法研究报告》,2019年。
《央地关系视角下的广东光伏补贴政策研究》,载《广东省生态文明与低碳发展研究报告》,2019年。
《论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保护与共享——基于绿色专利联盟的进路》,载于《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8
《“亚投行”与“一带一路”气候变化应对挑战——美国“地球之友等诉美国进出口银行及海外私人投资公司”案的启示》,载于《2017年外国法制史研究》,2017
《国际气候变化法中REDD机制的新发展——兼论<巴黎协定>第五条》,《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6
《基林曲线与〈巴黎协定〉中的REDD+机制》,《2016年能源法学研究》,2016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美国科技立法》,《北航法律评论》,2015
《美国<清洁发电计划>与地方减排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
《气候变化背景下土著人权的司法保护》,《世界民族》,2014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美国<频危物种法>与北极熊案》,《武大国际法评论》2014
专著:
《美国气候变化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19年
合著:
《能源法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15年
译作:
陈熹,“斯洛伐克的政教关系”,载于《欧盟政教关系》,法律出版社2015年
陈熹,“保加利亚的政教关系”,载于《后共产主义时代欧洲的法律与宗教》,法律出版社2015年
社会工作:
协助国家气候变化谈判团队谈判2015年国际气候变化立法文件《巴黎协定》(2014-2016)
修订《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修正案)》(2017)
修订《广州市房屋租赁管理规定》(2017)
制定佛山市禅城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2018)
指导学生:
中国能源法学会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研究生暑期调研竞赛一、二、三等奖指导老师
广东省“挑战杯”创新大赛三等奖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