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School of Law,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国际法学系,2001年改为现名。2010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学专业被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获评为广东省“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2016年获评为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8年法学学科被列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新增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入选教育部、司法部首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律师)研究生培养项目(全国15家)。2022年入选首批教育部、司法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国际仲裁)研究生培养项目(全国20家)。2023年9月,法学学科位列软科中国法学学科排名第19位(在214所建设高校中位居前9%)。2023年11月,法学学科获批设立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近年来,广外法学院在党建思政、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已建成本硕博贯通、多维协同的立体化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发展成为国际化特色鲜明、学科体系完整、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法学院。

党建思政

法学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新时代国际化高素质法治人才。近年来,法学院及院内组织先后获评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广东省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建设单位,学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示范单位。

人才培养

法学院设有完整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本—硕—博”全链条贯通和“专业+外语+实践”深度融合的国际化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000余人,法学双学位本科生200余人,硕士研究生650余人,博士研究生20人。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现设有四个专业培养方向,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设有六个专业培养方向,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授权点现设有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专业,其中法律(非法学)分为法律、涉外律师、国际仲裁、涉外法治人才、小语种+法学等五个专业培养方向。在法学本科专业开设国际组织创新班,在小语种专业开设“法学微专业”。法学学子在“贸仲杯”国际商事模拟仲裁辩论赛获得冠军(2003年)、亚军(2002年)、团队一等奖(2019年)等,获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全国赛或国际赛一等奖(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4年),获第二十一届“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全国一等奖并赴美国华盛顿参加国际赛(2023年),在“WTO模拟法庭竞赛”获得全国亚军(2020年),获首届“贸仲杯”国际投资仲裁赛暨法兰克福(Frankfurt)投资仲裁赛一等奖(2019年)、第十六届法兰克福国际投资模拟仲裁庭贸仲中国(内地)赛区一等奖并前往德国法兰克福参加国际赛(2024年)等。

课程建设

法学院采取“以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为主体,以法学全英/双语课程为特色,以法律英语课程为辅助”的课程体系设置。《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民法总论》《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商法》(英)等6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法学学科教师积极参与编写马工程教材《民法学》获首届国家教材一等奖,推出全国首套全英文“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系列教材”,编写多部英文版和双语版法学教材,在全国范围内已获百余所高校采用,产生较为广泛的影响力。《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获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完成省级教改项目15项,建设了2个省级教学团队,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等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项目4项,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项目4项,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余项。

科学研究

法学学科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积极产出高显示度成果,打造高层次科研平台。法学学科围绕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紧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面向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展科学研究,近年来承担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0余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和年度项目,70余项教育部、司法部、广东省、中国法学会等省部级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法律出版社等出版专著50余部,获得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4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奖、钱端升法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等20余次。法学学科建成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等省级机构6个(次)、CTTI来源智库2个。

学科建设

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现设有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等四个专业培养方向。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设有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等六个专业培养方向。法学学科已形成鲜明特色:一是以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为基础,聚焦区域法治、地方立法、党内法规和卫生法等领域,优势鲜明;二是紧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面向“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外法治特色凸显;三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土地法制、知识产权研究成为新的增长点。

师资队伍

法学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结构优良,拥有一批在全国法律界及学科专业有影响的中青年学者。现有专任教师80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17人,6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学习经历,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50%以上,形成了以“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获得者、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和广州市“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等为代表的师资队伍。法学学科教师大多数具有律师或仲裁员资格乃至司法实务工作经历,实务经验丰富;同时还聘请全国著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一大批实务专家担任校外兼职导师。

社会服务

法学学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全面依法治国实践。近年来,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等,撰写决策咨询报告300余份,多份决策咨询报告获得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批示。参与国家和广东50余部法律、地方立法草案论证与起草,参与立法论证和评估600余次,并翻译广东1979年至今的全部地方性法规目录及内容摘要。法学学科教师被中央部委、广东省委、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广东省人民政府等党和国家机关聘为立法咨询专家、法律顾问,还应邀参加“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到企事业单位宣讲法治百余场次。2019年与广东省司法厅合作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与广州市司法局、广州市律协合作共建全国首个涉外律师学院,2022年成立全国首家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学院等,创立菜单式涉外法治人才培训项目,连续多年举办太平洋岛国青年领袖研修班、中非法律人才交流研修班、涉外律师和仲裁员培训班近30期,累计为30余国3000人开展涉外法律业务培训,广受好评。法律援助中心师生团队提供法律咨询3000余起,直接受益人数超10000人。连续多年积极举办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省级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与赞誉。

国际合作

法学院注重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强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法学学科已有相当比例的教师获得国外博士硕士学位,或拥有海外名校深造访学的经历。为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法治学术交流合作,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国际传播,法学院积极吸引境外知名学者和业界人士来访讲学和研讨,并为来自非洲、大洋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法律人士提供中国法律研修和培训。主办或承办了“中国-大洋洲法治合作研讨会”“第六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平行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知识产权合作研讨会”等多场重大国际会议。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美国雪城大学、美国圣约翰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中正大学等境外知名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硕士项目和交换生项目。近年来,本科生与研究生获得国家或学校资助赴外深造的人数进一步提升。除学位项目与交换生项目之外,学生通过参与境外知名法学院校的暑期学校,拓宽国际视野,提升交流能力。

(以上数据截止到202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