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字:欧铭希 摄影:欧铭希 编辑:庄婉宜) 2014年6月9日上午十点半,主题为“从广外到喀什——07外交冯卓怡的援疆路”的座谈会在院系办公楼401顺利举行。与会人员有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卢海清,团学指导老师刘青,2011级辅导员郭嫄,经贸学院辅导员林颖璐,法学院团学主席蓝涛,外交学社社长汤晓雪,就读于法学院的新疆学生以及国政外交学专业的学生代表。
座谈会伊始,卢海清首先讲解了此次座谈会的举办目的。谈及冯卓怡,大家都对这位援疆女生印象深刻。她于2011年申请赴疆服务,在喀什做了两年志愿服务,扎根于南疆,奉献于祖国。卢海清以冯卓怡为例,谈到读国政、外交的同学视野不仅要投射到国外,亦可着眼于国内,国内也是一个供大家施展拳脚的大舞台。
随后,大家观看了一个央视对冯卓怡的采访视频,了解到冯卓怡由于近年来暴恐事件频发而毅然决定申请重返喀什工作。这个决定勇敢而坚毅,让大家感触颇多。郭嫄便首先回忆了她记忆中的冯卓怡。记忆中冯卓怡在班级和团学的舞台上都表现卓异。作为07级外交班班长,她带领她的班级获得多项奖项,而在新闻资讯部的勤恳工作也让她获得优秀部长等荣誉称号。她还说道她们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她印象深刻,冯卓怡如今的成就与现状也都让她感到欣慰。

齐聚一堂 积极发言
刘青则感慨于冯卓怡的精神。从广东到新疆,这个过程中会遭遇许多困难,而正是她那种天生的使命感支撑着她克服困难,并将以前在团学学到的经验与精神发扬光大。林颖璐是冯卓怡当时的同学,她则从同学的视角回忆了冯卓怡。性格大气豪爽的冯卓怡,在读书期间便被大家称为“卓玛”,这个昵称诠释了她大气的性格与乐于奉献的精神。而在学习方面,冯卓怡对各类时政热点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也时常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讨论议题。
现攻读广外国际关系专业的研究生郭曼若是一名来自新疆的学生,他对冯卓怡也是充满了欣赏与崇拜。他着重讲了冯卓怡的三个特点。首先,他眼中的冯卓怡是一个学霸,从最初被学校保研到乌鲁木齐市外事办的公务员考试第一名,她的优异成绩一直让郭曼若敬佩。其次,冯卓怡的豪爽、开朗的性格也备受大家喜欢。还有尤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冯卓怡的奉献精神。他说道冯卓怡对新疆的热爱似乎比他们还要多,这一点从冯卓怡的捐书活动、援疆行为可见一斑。而对于新疆暴恐的事,郭曼若还表明了他们的立场:百分之九十九的新疆人都是热爱和平的,他们一样追求团结,热爱脚下的土地。他希望他们能通过努力促进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展现他们积极向上和热情的昂扬姿态。团学主席蓝涛则从冯卓怡的事迹中联想到中国梦,他认为大学生要实现中国梦可以选择投身到祖国边远地区,锻炼自身,建设国家。
接下来是在场学生发表感言与见解。王少华同学认为,冯卓怡这个既富有人情味又有大局意识的女性,正是中国梦的一个缩影。汤晓雪则感慨冯卓怡放弃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选择追求心灵上的升华。理想与星空,冯卓怡都已到达。
此次座谈会意义匪浅,广东卫视新闻联播的记者也前来拍摄采访,将于今晚6点30分的广东新闻联播播出。至此,此次座谈会完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