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 来到堪头村的第三天,各个小组的工作陆续展开,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各个小组,看看他们的笑脸吧!
调研组——惊讶的笑脸
梦起白沙调研组从到达目的地第三天就开始进行对当地旅游资源的调研工作。在前两天中,我们参观了堪头村及附近村落的村容村貌。从封开县至堪头村,沿途经过的江口公路,两面环山,绿水长流,一大片接一大片的竹林和树林形成十分震撼的视觉效果。
早上11点,村民委员会主任刚从田里回来,我们便对村民委员会主任进行了访谈。村民委员会主任告诉我们,大洲镇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是一个不可小觑的旅游资源。而大洲镇的主要景点基本集中在我们落脚的堪头村附近。 堪头村已有一百多两百年历史,从前的村子几乎与外界隔绝,只有一条小路出去县城。自在七八十年代,国家修了一条公路通往市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后,这里的交通得到完善,村民们出去也方便多了。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们大多都有了自己的摩托车,有些村民还有自己的私家车。这里的村民基本上都是世代在此繁衍,村民们之间友爱互助,民风纯朴,由于村民们基本上都是姓莫,因此也称为“莫家村”。现在村民们主要种植水稻、果树、柑橘等农作物,基本上是自给自足。
听了村民委员会主任的介绍,我们都感到很惊讶,在如此偏远的地方,竟然蕴藏着这么丰富的旅游资源,我们很想把我们看到的一切美丽的风景分享给大家,又怕破坏了它的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会到实地去考察,相信这个美丽的地方会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惊喜。
义教组——收获的笑脸
能够和小朋友近距离打交道、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对他们带来更直接的影响和帮助的,非义教组莫属了。对很多人来说,做老师的确不是一件易事,而对于大多是初次三下乡的我们来说,困难可能更不可想象。然而,我们从中得到的收获绝对不仅仅是教学付出后的成就感。
堪头村的这些小孩看起来都很活泼可爱,而且不少还是很调皮的。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其中很多因为家里哥哥姐姐外出打工的缘故,都要帮家里干农活。在我们义教的过程中,有些小孩甚至可能因为家里要干活而必须中途离开。 虽然他们干活后很累,虽然他们当听到别人玩得开心时也会蠢蠢欲动想一起去玩,可是他们还是很懂事,一番小小地思想挣扎之后,他们最终还是会选择重新回到课堂,继续听我们这些哥哥姐姐的的课。而中途因为要干活离开的小孩,都会自觉要求补课。我想,这也许就是他们的不一样,他们的求知欲和意志力都比很多城市的同龄人都要强。
今天的其中一节课是美术课。我们帮他们准备好用具,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画。经过一番的创作和加工过后,孩子们的杰作“新鲜出炉”。其中不乏很多可爱的、富有创造力作品。从他们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们其实潜力无限。除了如此有趣的集体课程之外,由于人数的关系,我们还进行了一对一的辅导,小孩子们有任何不懂的问题我们可以富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在一对一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其实对学习充满热情,某些时候,成绩不好是因为他们用的方法不对头。态度决定高度,只要他们坚持下去,他们的高度会是很多人无法企及的。 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们都感受到收获后的喜悦。辛勤付出的汗水没有白费,相信孩子们在我们的帮助下,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文娱组——月光下的笑脸
为了在临走时给堪头村的村民及小朋友留下一个难忘的回忆,梦起白沙三下乡服务队队员们为乡亲们准备了一个精彩的告别晚会。由于白天任务繁重,我们的排练安排在晚上。
首先排的是一段以最近大热的sorry sorry音乐为背景的舞蹈,由于排练过几次,进度很理想。然后排练的是走秀,活泼的队员们摆出了多种多样的姿势,从飞吻到秀肌肉,笑料百出,带动着舞台上的气氛,使白天的疲倦感一扫而空。最后一首队歌,“爱因为在心中”,为我们今天的排练拉上了帷幕。 在月光下,我们唱着歌,跳着舞,走着台步,月光记录着我们在一起的日子。相信7天后我们一定可以为乡亲们献出一场精彩的表演。
后勤组——默默无闻的笑脸
就当其他组都在挥洒着自己的汗水的时候,我们默默地为同伴们提供着帮助。当屋外第一缕阳光照射进来的时候,我们揉一揉惺忪的睡眼,从舒服的被窝中爬起来准备早餐;我们踏着晨光,步行两公里,走到隔壁村的小市场上去买菜,又顶着烈日匆匆赶回来准备午餐;当伙伴们吃上我们做的饭菜,不时地称赞一番的时候,我们顾不上开心,又匆匆开始洗碗了。
我们默默无闻地付出着,只要能给伙伴们带来最大的帮助,我们就已经满足了。 经过一天的辛苦劳作,我们都相当疲劳,但是大家都无怨无悔,因为我们尽了力去帮助别人,去完成我们的梦想。也许接下来的几天都会很困难,但是我们不会放弃。我们,一直在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