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字:法学院新闻资讯部 摄影:法学院新闻资讯部 网编:王昶天 )正值中国人民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为培育和践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5年12月14日晚19:00,在南校区大会堂,法学院在前期海选节目的基础上为观众打造一场艺术和历史相互交融的红色经典盛宴。
莅临本次晚会的嘉宾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海春、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胡文涛、校团委苏奕书记、法学院院长胡充寒、法学院党委书记李和民、南校区各学院团委书记、法学院校友理事会代表、广东省各高校法学院学生会代表以及法学院其他领导和教师。
法学院第十届红色经典晚会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主题,分为上、下篇章。
上篇:拾浴血救国之忆
在这一篇章中,追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英勇斗争,感受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共同缅怀那个壮烈而又光荣的年代。
晚会以众人奏唱国歌的独特方式营造氛围,将观众带进“拾浴血救国之忆”的历史旅程。校舞队的舞蹈《浴火重生》倾情上演,浓重音乐在大会堂上空盘旋,绵长有力,就像来自历史深处的呐喊。

校舞队《浴火重生》
14法二的表演话剧《黎明之前》令在场观众为之动容。日军来袭,毁灭家园,众女子的嘶喊抓狂极力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日军的残忍无道,更是对侵略者罪行的有力控诉。将士们倒下的是身躯,屹立的是信念,留下的是红旗飘动,苦难中花开不败。15法一演绎《金陵旧事》,此剧以小见大,更以歌伎的身份显示出全民族团结一致抗战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5政一带来深沉而动听的合唱《太行山上》虽讲述的是那个时代,却引起当代人深思,发人深省。15法四带来的是慷慨激昂的朗诵《不朽》。整齐的身姿,高昂的精神,更诵出新时代的爱国之情,表露他们作为法学学子在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

热血男儿毅然向前
下篇:筑盛世华夏之梦
此篇章主要描绘了怀揣着抗日时期万众一心和顽强不屈的精神,伟大的中国走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法学院模特队和器乐队献上《年轮》。服饰作为一种时代象征,身着旧服,是对过往的追忆缅怀;身着新时代服装,是对未来的探索与展望。模特们通过两代服装的更替,展现对历史的追念,秀出别样的爱国情怀。法学院歌队献唱的《站起来》表明于中华儿女始终屹立而不倒,保卫国土,捍守尊严的决心。Title舞队带来朝气蓬勃的舞蹈《我们的信仰》。整齐的步伐、欢快的节奏彰显着年轻的美好与活力,展现出中华儿女对未来的期盼与憧憬。轻快的舞步像是时代脉搏的律动,她们用舞蹈向场下观众传递自己的信念: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

青春飞扬的舞步,追寻我们的信仰
在14法六的话剧表演《战争与和平》表达了人们对于和平的热切渴望。14法一献上了精彩的舞蹈表演《女兵》,他们在现场通过横幅拼接出一个“法”字,赢得了场下的阵阵掌声。这个表演契合时代主题,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更将精神与实际联系起来,展现法学的班级风采,营造学习社会主义法制的良好氛围。15法三的创意表演《杯怀荣光》,吉他与杯子、说唱饶舌与抗战历史的结合,让人耳目一新。

正直法学人,坚定法学魂

以爱国之名吹响时代三重奏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歌声响起,来自艺术学院的林浩一展歌喉优美的歌声直击心灵深处,给所有观众带来盛世欢歌,为红色经典晚会留下无限韵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夯实基础。
红晚缓缓落下帷幕,然而它对所有人的意义更在于在反法西斯抗战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激励中国人时刻铭记历史的深刻教训,感恩当下,形成优良班风,凝聚学院力量,展现广外风采,踏实学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为中国梦的实现奉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

全体表演人员与嘉宾合影留念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海春高度肯定了红晚的表演水平,法学院红色经典晚会的举办,对于营造良好的班风、级风、院风非常有帮助,同时提出在舞台的形式上加以创新,通过现代元素的融入,增强表演的吸引力,缩小观众与历史的距离感,从而更好地发挥红晚融艺术性、教育性、思想性为一体的功能的宝贵建议。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胡文涛评价法学院红晚组织良好、表演形式丰富,在思想和内容方面都很不错,达到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感,帮助同学们形成更好的团队意识,并指出晚会要注意节奏、内容的精炼以及主题的鲜明等方面。法学院党委书记李和民认为红晚举办要弘扬主旋律,讲好历史故事,贴近学生思想实际。
微信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广外法学团委学生会”公众号
为您提供法学院的最新动态或活动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