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日,法学院于大学城校区举办“六秩荣光谱华章 薪火相传启新程”系列校友分享会之企业法务、涉外律师、国际仲裁篇。本次分享会邀请到1996级陈锋、1998级张由以及2008级姚震乾三位校友,分别从企业法务、涉外律师、国际仲裁三个领域出发,为学弟学妹们带来职业经验分享,现场互动热烈,为法律学子职业规划点亮明灯。法学院党委副书记范聪、法学院辅导员以及本硕博学生代表200余人参加活动。

范聪对三位校友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学生工作情况和在党建思政、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并代表学院向校友们赠送了纪念品,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学院建设和在校学生发展的关心支持。他鼓励同学们以师兄们的职业经历为参考,夯实专业知识、打开职业视野、更好规划学业和职业发展。
企业法务篇:陈锋校友——以专业为基,以成长为翼
陈锋校友结合多年外资企业法务经验分享专业洞见。他指出,企业法务“要让业务跑得更快、更稳”,并通过多个案例阐释了法务在风险管控中不可替代的“守门人”作用。针对法学生成长,他提出五点建议:一要持续学习,于实践中积累实用技能;二要发挥广外人的英语优势;三要重视团队协作,建立良好职业口碑;四要善于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五要深耕特定行业,通过参与研发、生产等多环节,成长为触类旁通的行业专家。
涉外律师篇:张由校友——脚踏实地破迷茫,综合能力筑根基
张由校友入选司法部“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他用自身成长经历鼓励法学学子突破“唯考公”的职业局限。他指出,律师行业虽起步艰辛,但坚持深耕将获得显著职业自由与发展空间。作为涉外律师,他鼓励同学们也要具备扎实的国内法实务能力,要能在工作中熟练运用法律英语,以及具备国际视野。在学业和职业规划上,他建议同学们培养多元信息检索能力、学会利用AI提高效率,注重打造职业素养和人设。
国际仲裁篇:姚震乾校友——解密仲裁领域,深耕成就专业

在广州仲裁委国际仲裁部门工作的姚震乾校友介绍了国际仲裁领域的发展情况。他表示,当前全国仲裁业务量巨大,从业人员相对紧缺,在涉外贸易领域中存在的“三个90%”现象,更是凸显了我国在国际仲裁领域的人才缺口与发展前景。他鼓励同学们夯实法学理论基础、保持主动求知态度、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培养深思熟虑的决策习惯,在坚持原则的同时灵活应变。
在交流环节,三位校友围绕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姚震乾校友指出仲裁员需具备八年经验或高级职称,仲裁秘书则需通过法考、外语熟练并具硕士学历,建议注重法律检索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张由校友强调从律师助理到合伙人需扎实积累,建议在团队中充分学习后再独立执业;陈锋校友则认为法务需强化英语能力与体系化思维,职业发展与公司成长密切相关,职业晋升需长期经验积累。
学院今年举办了系列校友分享会,邀请校友返校分享经验、传承薪火,向校庆60周年献礼。本次分享会不仅为学子提供了实用的职业指引,更凝聚了校友力量,为法学院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
又讯:
11月2日,2010级法学校友朱金霞、2016级法学校友林子博开展“真人图书馆”活动,以小型沙龙形式面向10余位法学同学开展经验分享会,并就“境外学习经历对职业发展的帮助”这一主题,从职业发展路径、留学目的地选择、申请要求和准备、留学期间学业生活、安全与应急等方面与同学进行深度交流。

参与同学纷纷表示,学长学姐结合自身境外学习经历,细致分享了自己的留学经验和实用技巧,从中收获到的很多留学知识和tips,也了解了很多关于留学和就业的信息。让在校生看到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对境外学习之旅充满信心与期待。
图文:曾繁华、陈思思、羊铭臻
初审:郭文锋、王彩婷
复审:范聪
终审:杨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