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晚,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犯罪治理研究院承办的“云山法学大讲堂”第64讲暨刑事法治系列讲座第一讲“涉外刑事法治的几个问题”在大学城校区D102国际组织实验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时延安教授主讲,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犯罪治理研究院院长石经海教授主持,韩永红、刘明祥、曾赟、黄鹏等老师,法学专业本硕博近百人参加本次讲座。

时延安主讲
时延安围绕涉外刑事法治的国内视角、国际视角以及我国涉外刑事法治的完善三大板块展开系统阐述。他指出,涉外刑事法治关乎国家利益与国际话语权,亟需加强涉外律师队伍建设,提升我国在国际刑事合作中的影响力。
在与谈环节,与会师生围绕虚拟财产处置、国际司法协助等问题展开讨论。

师生讨论环节
本次讲座,不仅为师生们搭建了接触涉外刑事法治前沿问题的平台,更以理论结合实践的分享方式,为法学专业学生理解涉外法律实务提供了新思路。
又讯 2025年11月6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犯罪治理研究院承办的“云山法学大讲堂”第65讲暨博士生导师系列讲座第16讲在白云山校区第八教学楼612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高级讲席教授、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时延安教授主讲,我院博士生导师周新教授主持。
时延安主讲
时延安从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交叉视角剖析了行政与刑事诉讼衔接机制。他指出当前行刑衔接存在“双向衔接”困境,并重点揭示了行政处罚与刑事制裁间出现的“责任倒挂”现象。面向未来发展,他认为应当通过立法建立不同制裁体系的协调机制,并建议强化检察机关在双向衔接中的监督枢纽作用。
学生提问
在提问环节,时延安教授与现场师生及检察官就实践中走私野生动物的行刑责任倒挂问题、组织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如何由行政处罚升级为刑事责任的承担、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在刑事诉讼中的衔接是否违反禁止双重评价原则、公安机关从行政机关处获取证据是否可以利用到刑事诉讼当中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讲座现场
文字:谢梓丹、程英、张馨予、何金瑾
图片:李佳良、洪霏
初审:石经海、陈宇、郭文锋
复审:耿卓
终审:杨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