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字:陆烁宜 杨若琪 摄影:王启宇 吴琳琳 编辑:谢晓雯) 国家是否应当叫停“985”和“211”计划,中国大学应该何去何从?11月26日晚上7点,法学院第三届时事一席谈在大模拟法庭就这个话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老师朱颖、赵建国,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卢海清,法学院团委书记刘青,知名老师杨嵩棱,老师陈勇以及来自华师、华工、广外的法学院主席团。
该怎么办?引入动态竞争机制吧
首先进行的是表明立场环节。来自华工的王凡、梁雪钰、李洁茜,广外的黄小嘉,华师的陈筱筠都不支持简单废除“985”和“211”计划,而来自华师的罗智、广外的王聿亮、王宏宇则认为该项计划应该叫停。陈筱筠认为(教育资源)平均(分配)是最大的不公平,而王聿亮却不认为废除这项计划便是“平均主义”;李洁茜虽然不支持废除此计划,但提出应该引入动态竞争机制;罗智表明“应该有规则地叫停,不应操之过急”。
我的观点,你来听听
紧接着是论坛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激烈的讨论点燃了现场观众的情绪。讨论的内容集中在这个计划对国家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及就业门槛的影响。王聿亮提出国家应该将建设重点大学改为建设重点学科,“并非拨款多就能办好大学”;他认为政府财政拨款应该“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这才“有利于学术界的繁荣”。罗智认为此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应该与时俱进,并表示赞成引入动态竞争机制,使高校自由竞争,共同发展。朱颖用自身经历告诉大家,非“985”或“211”的高校受到的歧视非常明显,这个计划使大学教育离它的本质越来越远。赵建国认为此计划甚至是整个中国的教育格局都受到政治权利的支配,这违背了教育规律,使高校成为“衙门”。此时,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观众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中一名观众认为应让教育的阳光平等地照射到大家身上,另一名观众则认为在我国,目前科研经费投入与产生的科研成果是成正比的。
观点犀利,获此殊荣
最后是总结环节。 广外观察团提出不能因为(此计划)出发点是好的就不管结果一直走下去,而要另外找一条正确的路。赵建国觉得应该废除这项计划,因为它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国家想“用最少的资金建设最好的大学”是教育上的“大跃进”;朱颖认为大家能谈到了大学的现状和未来该何去何从的问题是非常好的;陈勇则觉得“共产党做了很多好事,但高等教育却一直没能做好”。
参与者与主席团大合影
经过现场观众的投票,表现突出的王聿亮最后获得“最佳人气奖”。此活动至此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