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广外法学院吉田邦彦教授在国际学术系列活动中取得丰硕成果

2025-01-20 16:39:00编辑:陈宇 点击量:

自2024年4月加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以来,日本著名法学家、广外云山资深教授吉田邦彦教授便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广阔的国际视野,为我院涉外律师和国际仲裁专业的研究生讲授《普通法精要(英)》等课程和专题讲座,并积极与我院师生交流互动。同时,他以广外法学院教师的名义在法学研究的国际舞台上频繁亮相,积极推动广外法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了系列丰硕成果。

undefined

广外法学院吉田邦彦教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加盟广外后,法学院吉田邦彦教授积极参与各类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及实地考察活动,足迹遍布美国、日本、韩国、印尼、巴西等国家和地区。从美国国际法学会年会到日本阿伊努委员会,从福岛重建会议到能登半岛地震研究会,再到首尔赔偿会议、美国国际法学会会议等,他与各国法学专家深入交流,分享学术见解,为国际法学的发展贡献智慧,同时也为相关地区的灾后重建、文化传承、权益保障等提供了法律支持与学术指导,充分展现了其在学术研究和国际合作方面的卓越热情与丰硕成果。

广外法学院吉田邦彦教授的研究成果涵盖了文化财产返还、民族政策、国际和解、行政法、环境法、私法等多个领域,为法学研究和国际合作贡献了卓越智慧。在文化财产返还领域,他在多个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深入探讨中国文物返还问题,为国际社会解决文化财产流失与归还难题提供了独到见解和建设性方案。在民族政策与和解议题方面,他关注阿伊努民族法政策问题,分享访问卢旺达的经历,聚焦和解主题,为国际社会处理民族冲突与和解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启示。在国际和解与法律实践方面,他对韩国提出的代位支付方案进行批判性分析,从和平和解的视角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法学分析框架。在行政法与环境法研究方面,他对判例进行深入报告与分析,就“灾害与法”“环境与军事”等主题发表评论,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在私法与国际教育方面,他就“风险论的现代发展”“东亚民法学研究的结构性变化以及从赔偿/和解视角出发的国际教育意义”等主题发表评论,促进了区域法学研究的融合与发展。

广外法学院吉田邦彦教授的学术成果不仅在国际法学界产生了影响,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他在《年報公共政策学》《志法》《日中友好新聞》《協同の発見》《現代の理論》《US-China Law Review》《居住福祉通信》《財産法学の現在と未来》《居住福祉研究》等多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系统地探讨了民法学与公共政策学的交叉领域、阿伊努民族家系探索、中日友好交流、卢旺达大屠杀后的和解与修复、拉波罗判决对阿伊努政策推进法的影响、奥能登地震后的居住福祉法学问题、中日学生居住福祉的比较、韩国强制动员问题讨论、巴西雅诺马米民族的水银污染问题、中国文物返还现状与挑战等众多课题,展现了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对法学研究的不懈追求。他的著作《先住民族・移民の民法学――ポスト・ウェストファーリア時代の行方(先住民族・移民・コロナ災害・地球温暖化(水害)と批判的民法理論(上巻))》更是系统地探讨了后威斯特伐利亚时代先住民族和移民的民法学问题,结合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提出了批判性的民法理论,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吉田邦彦教授的加盟,不仅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还助力搭建了更广阔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提升了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为学校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提供有力支持。未来,吉田邦彦教授将继续在法学研究的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涉外法治人才而不懈努力。

 

附:广外法学院吉田邦彦教授参加的主要活动和成果

一、学术活动

2024年4月,日本著名法学家吉田邦彦教授正式加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加盟以来,吉田邦彦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国际视野,作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的教师,积极参与各类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及实地考察活动,充分展现了其在学术研究和国际合作方面的卓越热情与丰硕成果。

四月初,吉田邦彦教授赴美国参加美国国际法学会年会(4月3日至6日),与众多国际法学专家深入交流,分享学术见解,为推动国际法学的发展贡献智慧。而后他回到日本,参加日本阿伊努委员会(4月10日),致力于阿伊努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为阿伊努族的权益发声,促进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尊重。接着,吉田邦彦教授参加了日本生物战争研讨会(4月13日),探讨生物战争的法律问题与伦理困境,为防范生物战争风险提供法律支持与学术指导。返回广州稍作休整后,他再次前往日本,参加日本中国文物追回会议(4月17日至19日),为追回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建言献策,助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归还。

五月,吉田邦彦教授参加美国律师协会会议(5月7日至11日),与美国法律界精英探讨法律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促进中美法律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他也参加福岛重建会议(5月14日),为福岛地区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法律与政策建议,助力当地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地震灾害的应对策略与防灾减灾措施,为提高地震灾区的抗灾能力出谋划策,他参加能登半岛地震研究会(5月19日)。进行能登半岛地震考察(5月30日),实地了解地震对当地的影响,为制定科学的灾后重建规划与防灾减灾政策提供依据。作为补偿法学专家,他参加了首尔赔偿会议(6月3日至4日),与韩国法律界人士交流学术成果与实践经验,促进中日韩法学交流与合作。他也参加了美国国际法学会会议(6月5日至6日),深入探讨国际法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为国际法的完善与实施建言献策。

六月下旬至七月中旬,他在日本参与强迫劳动劳工纪念仪式(6月30日),缅怀历史,呼吁关注劳工权益。而后吉田邦彦教授前往韩国,为推动社会正义与人权保障、参与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学哲学协会(IVR)会议(7月7日至11日),探讨法律哲学与社会学哲学的交叉融合,为法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提供新视角。之后返回日本参加阿伊努委员会会议(7月13日),持续关注阿伊努文化与权益相关事务,推动阿伊努问题的解决与阿伊努族的融入与发展。以及COE日本住房协会会议(7月15日),聚焦住房问题的法律与政策研究,为改善日本住房状况提供学术支持。此外,他还参加了FOE气候变化峰会(7月20日),与国际环保组织及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策略与国际合作路径。

七月下旬,吉田邦彦教授前往印尼参加印尼气候变化会议(7月21日至22日),深入了解印尼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挑战与经验,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智慧。返回日本后,他参加了东京中国文物新闻会议(7月25日),关注中国流失文物的追回与保护工作,为文化遗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声。而后吉田邦彦教授参加强迫劳动会议、中国文物会议(7月27日),深入剖析强迫劳动问题与文物追回的法律难题,为相关工作的推进提供学术指导。

八月,吉田邦彦教授参加福岛恢复论坛(7月29日),讨论最近的最高法院决定,为福岛地区的灾后恢复与法律保障提供专业见解。而后教授参加COE非营利组织会议,并参加法政大学的灾害恢复论坛(8月3日),探讨非营利组织在灾害恢复中的作用与灾害恢复的法律问题。作为北海道的一员,吉田邦彦教授参加了阿伊努论坛(8月4日),继续为阿伊努文化的传承与阿伊努族的权益保障发声。同时,吉田邦彦教授在线参加巴勒斯坦合作社研讨会(8月6日),关注巴勒斯坦合作社的发展与国际合作,为促进巴勒斯坦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支持。参与COE会议与日本住房协会会议(8月19日至28日),深入探讨住房问题的国际合作与法律保障。八月末,吉田邦彦教授参加了福岛重建论坛会议(8月28日至29日),为福岛地区的长期重建工作提供法律与政策建议。而后他前往巴格达进行授课(8月30日),分享法学知识与国际经验,促进法学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前往莱蒂西亚进行实地调查(8月31日至9月2日),深入了解当地的法律实践与社会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一手资料。

九月初,他参加了FIU国际健康会议(9月3日至5日),探讨国际健康法律问题与合作机制,为全球健康治理提供学术支持。吉田回到日本后参加了北海道华人协会的纪念讲座(9月12日),为华人社区提供法律知识与文化支持,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他也参加日本卫生协会常会(9月21日至22日),关注卫生法律问题与政策制定,提供专业见解。

吉田邦彦教授于UNESCO和美国研究生学校巴黎分校师生进行交流(10月2日)。他参加Hecq实地考察(10月3日),深入了解当地的法律实践与社会问题。吉田邦彦教授参加日本私法协会会议(10月9日至13日),与日本私法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学术成果。10月25日至27日,吉田邦彦教授参加日本合作社学会年会,探讨合作社的法律制度与运营模式。11月14日至16日,他参加美国国际法学会中期会议,与美国国际法学界同行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共同探讨国际法的前沿问题。11月21日至22日,应日本竹墓碑强制劳动博物馆邀请,吉田邦彦教授赴北海道进行学术交流,深入研究强制劳动问题的历史与现状。11月28日,应神户学生青年中心邀请,吉田邦彦教授赴大阪参加研讨会,与当地学生和青年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分享研究心得与经验。

12月4日至5日,吉田邦彦教授参加拉美国家合作社经济会议,与智利大学的学者们共同探讨合作社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合作机遇。12月13日,他参加亚洲法律与社会联合会会议,与来自亚洲各国的法律学者和实务界人士交流法律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12月20日,吉田邦彦教授参加阿伊努民族补偿问题线上会议,就阿伊努民族的权益保障和补偿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为解决阿伊努民族问题提供法律和政策建议。12月27日至28日,他参加泰阜村调查,实地考察泰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咨询和规划建议。

通过这一系列紧密而充实的出访行程,吉田邦彦教授不仅在国际法学界树立了良好的学术声誉,更为法学教育与研究带来了宝贵的国际资源和前沿视角。

 

二、演讲稿、会议论文

自2024年4月以来,作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的教师,日本著名法学家吉田邦彦教授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研究成果涵盖了文化财产返还、民族政策、国际和解、行政法、环境法、私法等多个领域,为法学研究和国际合作贡献了卓越智慧。

在文化财产返还领域,吉田邦彦教授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4月4日,他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ASIL年会上发表了题为《Comments on Chinese Cultural Property Repatriation》的演讲,深入探讨了中国文物返还问题,为国际社会解决文化财产流失与归还难题提供了独到见解和建设性方案。9月12日,吉田邦彦教授在北海道中国会夏交流会上发表了题为《(北海道中国会講演)中国文化財返還の現状と課題》的演讲,详细分析了中国文物返还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为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归还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持。11月3日,他在CASS会议上发表了题为《The Challenges of Repatriation of Looted Chinese Cultural Property:Focusing on the Stone Lions in front of the Ori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kyo University》的演讲,聚焦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门前石狮的返还问题,深入剖析了东亚文化财产返还的复杂性与紧迫性,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11月7日,吉田邦彦教授在青岛大学法学院的演讲中,通过具体案例,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文物归还的法律与实践问题,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益思路。

在民族政策与和解议题方面,吉田邦彦教授同样展现出了深刻的洞察力。4月20日,他在札幌发表了题为《『アイヌ民族法政策上の課題』シンポ・コメント》的演讲,就阿伊努民族法政策问题发表评论,为阿伊努民族的权益保障和文化传承提供了法学视角的思考,助力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尊重。5月21日,吉田邦彦教授在JEJUPINO线上论坛上发表了题为《My Recent Visit at Rwanda—Focusing on Reconciliation》的演讲,分享了其访问卢旺达的经历,聚焦和解主题,为国际社会处理民族冲突与和解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启示。10月1日,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举办的JEJUUNESCO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The Possibility of Jeju Reconciliation:Starting from late Kyong JaeIm's Paintings》的演讲,从已故画家Kyong JaeIm的作品出发,探讨了济州和解的可能性,为地区和解与文化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国际和解与法律实践方面,吉田邦彦教授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月4日,他在首尔新闻中心举办的日帝强制动员受害者支援财团成立10周年纪念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Some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Recent Korean Proposal of Subrogation Payment for Korean Slave Laborers:From the Peaceful Reconciliation Perspective》的演讲,对韩国提出的代位支付方案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从和平和解的视角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法学分析框架,促进了国际和解与法律实践的深入探讨。

在行政法与环境法研究方面,吉田邦彦教授的研究成果为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7月15日,他在北大民事法研究会上发表了题为《判例報告(札幌高判令和6年3月14日)》的演讲,对札幌高等法院令和6年3月14日的判例进行了深入报告与分析,推动了行政法学科的精细化研究。8月3日,吉田邦彦教授在法政大学举办的行政法研究论坛东京大会上发表了题为《行政法研究フォーラム『災害と法』コメント》的演讲,就“灾害与法”主题发表评论,助力完善灾害法律体系与应急机制。9月21日,他在日本环境会议东京大会上发表了题为《『環境から軍事を問う』コメント》的演讲,从环境角度对军事问题进行探讨并发表评论,促进了环境与安全领域的协同发展。

在私法与国际教育方面,吉田邦彦教授的研究成果为法学教育和学术交流提供了新的理念与方向。10月12日,他在大阪大学举办的私法学会年会上发表了题为《2024年私法学会年次総会『リスク論の現代的展開』におけるコメント》的演讲,就“风险论的现代发展”主题发表评论,推动了私法学科的创新发展。11月9日,吉田邦彦教授在山东大学举办的山东论坛上发表了题为《The Recent Structural Change of East Asian Civil Law Scholarship and the Meaning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rom Reparations/Reconciliation Perspectives》的演讲,深入分析了东亚民法学研究的结构性变化以及从赔偿/和解视角出发的国际教育意义。

除了上述领域的研究成果,吉田邦彦教授还在其他学术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8月16日,他在青岛仲裁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青島国際仲裁委員就任レクチャー》的就职演讲,为国际仲裁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专业指导。11月28日,吉田邦彦教授在神户学生青年中心举办的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石浜みかる『満州キリスト教開拓村』へのコメント》的演讲,为历史与宗教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法学层面的解读与思考。

吉田邦彦教授的学术成果不仅在国际法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他的研究成果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对法学研究的不懈追求。

 

三、专业文章

作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的教师,吉田邦彦教授在《年報公共政策学》第18号(2024年3月)发表的《“民法学と公共政策学”事始め――民法理論研究解題(とくに“法と公共政策学”(法と経済学)との関係で)》一文中,深入探讨了民法学与公共政策学的交叉领域,特别是民法理论与法律经济学的关系,为理解法律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在《志法》(北大法律相談室雑誌)第41号(2024年3月)上,吉田邦彦教授发表了《日伯アイヌ民族家系探索訪問記(とくに勇払=日高・鵡川町の木下家を訪ねて)》,记录了他对巴西日裔阿伊努民族家系的探索之旅,增进了对阿伊努民族在海外的生活和文化传承的理解。该文的摘要版还发表于《ブラジル日報》2024年4月12日第4版,进一步扩大了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吉田邦彦教授在《日中友好新聞》2024年6月15日号(北海道版)中撰写的《中国に異動して》,分享了他在中国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以及对中日友好交流的思考。

在《協同の発見》第379号(2024年6月)上,吉田邦彦教授发表了《ルワンダの虐殺悲劇の現場を訪ねて――とくに、“関係修復”のあり方・考》,通过实地访问卢旺达,深入探讨了大屠杀后的和解与修复问题,为国际社会处理类似冲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吉田邦彦教授在《現代の理論》2024年夏号(第65号)(2024年7月)中发表的《ラポロ判決(第1審)に思う――2019年アイヌ施策推進法改正時に》,对拉波罗判决及其对阿伊努政策推进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協同の発見》第380号(2024年7月)上,吉田邦彦教授撰写的《奥能登震災調査と居住福祉法学上の諸課題――特に事業者補償問題》,通过对奥能登地震的调查,探讨了灾后重建中的居住福祉法学问题,特别是企业补偿问题,展现了其在灾后重建与居住福祉领域的专业素养。

吉田邦彦教授在《US-China Law Review》第17卷第3期(2020年)上发表的《Some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Japanese“Legal Transplant”:From the Legal Geography Perspective》,从法律地理学的视角对日本的法律移植进行了批判性分析。该文的新版本发表于《Revista Generalde DerechoPúblico Comparado》第35期(2024年7月),进一步深化了对法律移植和比较法学的理解。

在《居住福祉通信》第37号(2024年8月)中,吉田邦彦教授发表了《“学生の居住福祉”を考える――日中のこの隔絶ぶり》,比较了中日两国在学生居住福祉方面的差异,为改善学生居住环境和福祉提供了政策建议,展现了其在教育与居住福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能力。

吉田邦彦教授在《財産法学の現在と未来》(有斐閣、2024年10月)中撰写的《強制動員問題に関する近時の韓国での議論(肩代わり案)について――不法行為法学(補償法学)の側からの考察》,从不法行为法学和补偿法学的角度,对韩国近期关于强制动员问题的讨论进行了深入分析,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法学视角。

吉田邦彦教授在《居住福祉研究》第37号(2024年)上发表的《ブラジル・ロライマ州のヤノマミ民族の水銀汚染はひどいのか?》,探讨了巴西罗赖马州雅诺马米民族面临的水银污染问题,关注环境问题对少数民族权益的影响。

吉田邦彦教授在《中国文化财返还を进める会・〈帝国大学〉の学知を问う》(ブックレット第3号)(2024年12月)中发表的《中国文化财返还の现状と课题――特に东大・东文研玄関前の石狮子について》,详细分析了中国文物返还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特别是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门前石狮子的返还问题,为文化遗产保护和返还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展现了其在文化财产返还领域的专业见解。

吉田邦彦教授的著作《先住民族・移民の民法学――ポスト・ウェストファーリア時代の行方(先住民族・移民・コロナ灾害・地球温暖化(水害)と批判的民法理论(上巻))》(民法理论研究第8卷)(信山社、2024年4月)485+xxiii页,系统地探讨了后威斯特伐利亚时代先住民族和移民的民法学问题,结合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提出了批判性的民法理论,展现了其在先住民族与移民法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思考。

吉田邦彦教授在《WORLDENVIRON.&ISLANDSTUD.》第13卷第3期(2024年)中发表的《The Israeli“Settler Colonialism”as the Background of Recent Vicious Cycles of Israel-Hamas War:The Meaning of the Japanese Medical Humanitarian Aid Efforts from the PINO Perspective》,分析了以色列定居者殖民主义作为以色列-哈马斯战争恶性循环的背景,从PINO视角探讨了日本医疗人道主义援助的意义。

吉田邦彦教授的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法学理论的发展,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和方案。

 

文字:李秉易

校对:杨远舟

初审:陈宇 刘运宇

复审:杨桦

终审:学院宣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