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特别策划】培养卓越法治人才 贡献广外法学智慧

2021-11-29 16:14:50编辑:周喆 张甜甜 法学学科 杨心玥 黄蓥 幸紫君 点击量: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21〕13号)正式下发,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我校获批新增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至此,我校共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形成了学科发展新格局。

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成功获批,开启了广外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广外法学学科积极发挥广东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需求,为党和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法治人才,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成果和培养质量上取得丰硕成果,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广外路径。

我校校长石佑启教授指出,广外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成功获批,是全体广外师生瞄准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矢志追求卓越,协力争创一流的重要成果,在我校学科建设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广外要以此为契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学位点建设,凝聚学科特色,追踪学术前沿,因应国家和地区发展需求,大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过硬本领、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推动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25年:从创办本科到建立博士点

25年筚路蓝缕,25年接续奋斗,我校法学学科在25年里实现了从创办本科到成功申报博士点的跨越。回首往昔,我校法学学科发展历史可追溯到1996年成立的国际法系,2001年法学院成立。2004年国际法学获批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民商法学获批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批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在欧洲学下设立欧洲法律博士培养方向;2021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010年法学专业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2年法学学科获批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018年法学学科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学科,2019年法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法学学科位列软科中国大学法学学科排名第23位。2021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司法部首批涉外律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谈到此次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成功,法学院院长陈云良教授心情非常激动,他说:“广外法学从本科到博士点的建设经历了25年,成长速度是很快的。这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励精图治取得的成果。特别是近几年,我们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都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一直以来,无论是从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国际化都是法学学科发展的重点。充分利用广外的国际化特色,学校在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三个分支学科已组建了比较齐全的学科队伍。法学院现有国际经济法系、民商法系、知识产权法系、法律系与法律硕士教育中心,拥有完整的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

广外法学学科已在以下方面形成鲜明特色:一是以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为基础,聚焦区域法治、地方立法、党内法规和卫生法治等领域,优势突出;二是紧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面向“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外法治特色凸显;三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土地法制、知识产权研究成为新的增长点。

“专业+外语+实践”培养卓越涉外法治人才

2003年11月16日,第四届“贸仲杯”比赛在北京拉开帷幕。决赛场上座无虚席,赛中仲裁员问我校队员王欣一个非常具有实操性的问题,了解我方诉求以及对“仲裁裁决执行”的理解。王欣侃侃而谈,获得评委的认可,称赞其“smart”和“quick response”。队员们的乐观自信、微笑辩论的风格,也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评委和观众。当现场宣布冠军属于我校时,我校队全体成员都站起来,和同桌的外交学院选手相互握手。全场热烈的掌声,夹杂着成功的喜悦和幸福感,将他们紧紧拥抱。

许多大型赛事上均活跃着广外学子的身影。广外学子在 “贸仲杯”国际商事模拟仲裁庭辩论赛获得冠军、亚军、团队一等奖,在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国际赛获一等奖,在“WT0模拟法庭竞赛”获得全国亚军。

广外学子在第四届“贸仲杯”比赛中获得全国冠军

我校学子获第九届中国WTO模拟法庭竞赛亚军

首届“贸仲杯”国际投资仲裁赛广外代表队队长陈嘉颖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律师。她谈到,当年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得益于广外特色的法学实践类课程教学,其注重“以学备赛”和“以赛促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外语技能与专业素养开拓了我的国际视野,也为实际工作中处理涉外法律案件打下了基础。”为契合新时代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加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储备,全面推进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法学学科依托学校特色和优势,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法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打造立体化、融合式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

在本科生层次开设国际组织创新班,并与国外著名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打造“专业+外语+实践”深度融合的国际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在研究生层次开设法律硕士(涉外法治)班,并与美国马里兰大学共建国际治理创新硕士研究生项目,采取“以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为主体,以法学全英/双语课程为特色,以法律英语课程为辅助”的课程体系设置;在博士生层次,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招收国别与区域法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有二十多位毕业生获得联合国开发署、联合国纽约总部秘书长办公室、联合国日内瓦办公室、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工作实习及任职机会。法学院学子熊潇参加了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现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求学,她表示,从广外到马里兰不仅拓展了人生选择,也增进了专业能力。“在学习中经常接触到司法体系和政府框架,广外‘法律+外语’的学科特色让我十分受益。”

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队员合影

我校已为社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分布于国家机关、高等院校、国内外知名律师事务所、知名企业等单位。近年来已有多名广外毕业生入选司法部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库,逐步成长为涉外法律服务的中坚力量。我校1999级校友张宇筠,现任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曾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模范检察官”等荣誉称号;2003级校友肖沛权, 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其研究成果获全国首届硕博英才奖等, 2019年获“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青年学者”称号。2006级校友谭艳婷,现为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常平人民法庭审判员,二级法官,2021年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称号,获评广东省“最美基层法官”。

张宇筠获评“全国模范检察官”

谭艳婷获评“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称号

依托高水平师资队伍斩获高质量科研成果

法学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长江学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获得者、省(市)“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等为代表的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拥有在国内有显著影响力的法学名家陈小君、石佑启、陈云良等教授。法学院还聘请了多位法学专家担任客座教授,聘任了一批实务部门专家作为校外兼职导师。

近年来,法学学科承担了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和重点项目、2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及一般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法律出版社等出版专著50余部,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5项;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奖,钱端升法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20余项。2021年9月26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发布《关于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奖励的决定》,陈小君教授担任首席专家之一、高飞教授参与编写的马工程教材《民法学》荣获一等奖。

科研获奖(部分)

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贡献广外法学智慧

来自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斐济、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的政府官员、法学专家、律师和企业界代表,以及第四期太平洋岛国青年领袖培训班全体学员等近200人共聚一堂,探讨加强法治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在我校举办的首届“中国—大洋洲法治论坛”深化了中国与大洋洲各国间的法治交流。

首届“中国—大洋洲法治论坛”在我校举行

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等,法学院建成省人文社科重点硏究基地、省决策咨询硏究基地、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等省级机构6个、 CTTI来源智库2个。参与国家和广东近50部法律、地方性法规草案论证与起草,参与立法论证和评估近400次,并翻译广东省1979年至今的全部地方性法规目录及内容摘要,为各级党政机关提供决策咨询,贡献广外法学智慧。

广东涉外律师学院成立揭牌

法学学科专家应邀到企事业单位宣讲法治、作专题报告数百次:参加“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给党政机关作法治报告数十次;在粤率先开展大型民法典宣讲系列活动,举办21场民法典宣传公益讲座;依托法律援助中心开展多层次普法宣传,提供法律咨询400余起,岀具法律意见书100余份,得到社会的肯定;积极承办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比赛,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肯定。

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庭审进校园

2019年11月2日,在法学院联合广州市司法局及市律协创办的广东涉外律师学院揭牌仪式上,来自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的专职律师李小晗作为第一期培训班代表发言,她提到,“培训将为掌握国际仲裁的规则、精通涉外法律业务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自2019成立以来,广东涉外律师学院已经举办涉外法治人才培训班10余期,为800余名来自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广东省各地市的涉外律师提供培训,为推进“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持。201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四期 “中非法律人才交流项目研修班”,面向来自非洲30多个国家的120多名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学者讲授中国法律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增进了中非法律人才之间的友好交流。

成绩属于过去,使命引领未来。在春秋流转的岁月长河中,广外人将继续吹响砥砺奋进新征程的号角,扬起追求卓越的风帆,乘势而上,攻坚克难,争创一流。学校将聚焦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需求,着力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攻关能力,努力在“一带一路”倡议、全球经济治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外法治建设中贡献“广外智慧”,在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